张立:野生动物的选择是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肯定-新华网
新华网 > 正文
2023 11/09 14:54:16
来源:新华网

张立:野生动物的选择是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肯定

字体:

  随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,野生火烈鸟已连续多年飞抵山西省运城市盐湖栖息、越冬,成为冬日盐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日前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思客会期间,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、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主任张立表示,火烈鸟、华北豹等野生动物分别在山西运城、和顺等地被发现,说明当地有了适合的栖息环境,显示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,表明当地生态保护成效是显著的。

  新华网:中国是“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”全球行动的先行国家之一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,加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,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行动自觉。请您谈谈如何用这种方式来塑造以绿色为本底的沿黄城市风貌,建设人河城和谐统一的生态廊道?

  张立:要减少、停止对自然的破坏,通过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,通过自然的过程,让很多受到破坏的环境得以自然地修复。

  自然的修复能力是很强的。比如运城,从历史上看,盐池有上千年的开采历史,甚至在早期的人类文明进程里,盐池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
  我们现在如何通过自然的方式让它慢慢恢复?这就考验我们的智慧,我们要减少、停止对自然的破坏,通过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,通过自然的过程,让很多受到破坏的环境得以自然修复,这是“基于自然解决方案”的根本出发点。

  从我们国家自然保护、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例来看,原生栖息地恢复后,这些濒危物种自然而然得到了恢复。

  比如,陕西秦岭的明星物种之一朱鹮,现在恢复到数千只,种群数量得到了根本性恢复。我们发现,正是因为保护了朱鹮赖以营巢的树木,不再砍伐树木,在自然的生态修复过程中,鸟儿便开始在原来的树上筑巢。同时,我们不再无度无序使用农药化肥,改用有机肥,朱鹮在水田里取食时,田螺、泥鳅等不再受到化学物质的干扰,成活率也不断提高。

  这些都是很好的“基于自然解决方案”的案例。我们在自然保护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,如何真正从自然角度出发,通过自然的手段修复被破坏的环境,这是我们的初衷。

  新华网:绿色低碳的全民行动是您一直推动倡导的,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,您觉得如何让更多公众参与到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实践中?

  张立:凝聚公众的力量,通过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,实现消费端碳减排,由消费端碳减排倒逼生产端碳减排。

  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跟二氧化碳排放息息相关。比如不开汽车改开新能源车,或骑自行车上下班,这在日常生活里的减排量很少,一个人一年可能也就1吨,但是不要小看我们的力量,我们有14亿人。

  在过去两年时间里,我们通过中华环保联合会和绿普会推出的碳普惠平台——“绿普惠云—碳减排数字账本”,已经汇聚了超过3000多万人的减排信息、超过10亿次的减排行为,减排量达到68万吨。我们要凝聚公众的力量,通过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,实现消费端碳减排。由消费端的碳减排倒逼生产端碳减排,这是从根本上实现低碳生活、绿色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。

  每个人的力量可能是很微小的,但是汇聚起来就能成为应对气候危机真正的行动。

  新华网:近年来,以“火烈鸟”为代表的众多野生鸟类在运城盐湖“安居”,绘就出了盐湖的生态美卷。基于多年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,您认为保护运城盐湖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要意义?

  张立:如果一个地方环境质量提高了,野生动物选择它作为栖息地,说明这里的生态保护成效是显著的,运城就是一个例子。

  近年来,火烈鸟在华北地区很多地方被发现。开始人们认为是鸟迷失了方向,其实这是野生动物在寻找适宜它们的栖息地。

  近几年运城每年都有火烈鸟来越冬,盐湖成为火烈鸟越冬的栖息地。这说明运城本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。

  野生动物的多少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一个指标。野生动物选择某地作为栖息地,说明这里生态保护成效是显著的。运城就是一个例子。

  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有大范围的森林栖息着华北豹,是华北豹重要的种源地,说明这些地方生态保护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,生态修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才使山西等地成为华北豹、火烈鸟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。

  如何使山西的华北豹、火烈鸟种群扩大?这就需要多部门联动、多区域合作,需要政府部门、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力量多方动员,这也是我们目前生态保护的大趋势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王浩庆】